5月初,亞都麗緻旅館系統集團總裁嚴長壽以「金融風暴下年輕人何去何從」為題,
於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主辦的孫運璿管理講座中進行演講。
一破題,就從政府丟出的搶救大專生失業政策談起,
要台下超過500位的大學生想清楚 :「真切地了解自己的選擇。」


文/史書華
2009年6月 Cheers雜誌

政府為了要解決大學生失業問題,不管是要大學生繼續留在學校學習,或是在政府補助下去企業學習,坦白說,我不太贊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台灣的大學生留在學校太久了。

我們用太長的時間學習學術上的課程,卻沒有真實和社會接觸的經驗,沒有用更寬、更廣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未來。

抬起頭來,尖銳的觀察大環境

英國有“Gap Year”的傳統,高中畢業要你用一年的時間,不管做志工、到海外學習、working holiday(打工度假)也好,就是不要待在學校;德國也是,國中有一年學生的暑假作業是:自己去找份工作。先了解外面環境,到高中後,還有交換計劃,可以到鄰近國家當交換學生。有很充裕的管道要你走出自己的圈圈、跳到別人的環境,在選擇大學志願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對年輕人來說,讀書不是一直低著頭,而是反過來,在某種情形下要抬起頭,更尖銳的觀察整個環境,當你再回到自己讀書的領域時,可以不浪費時間。

這樣的情形下,可以分幾種狀況去分析現況:可能有一群學生本身有條件到國外遊學,或是幫自己找到出路,這樣的同學已經規畫好未來。我們要去創造環境,讓年輕人有被壓迫的感覺、有想要從中掙脫出方向、迸出頭角的動力;另外一部份同學可能真的需要輔導,我們應該先從不同狀況來分析,再提供資源,而不是讓同學覺得「如果不用政府資源是浪費的」。

 

不要再用過去模式尋找未來出路

我常在各地看到許多不同國家的年輕人,用非常少的錢、背著包包走遍世界,在決定下一步方向前,先真切了解世界的變化。我認為台灣年輕人已經到了那樣的條件和環境,但我們目前還是把學生保護在學校裡。

事實上,上一代的成長pattern(模式)已不再,如果還用過去模式尋找未來是危險的。不是一味要把學生趕出學校,但我必須用很殘酷的口氣對年輕人說,現在,你必須用更快速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未來,了解每一分、每一秒你所投資的時間和機會,如果你還在想獲得學歷就能獲得工作,機會其實就沒了。

我現在回頭來看,CEO所需要的條件中,有8成是考試考不出來的,管理者必須有溝通力、有熱忱、有堅定的判斷能力、有寬廣視野,這些都是你必須親身體驗工作、實際參與才能得到。及早品嘗真實社會,否則失去的不只是機會和考驗,還有耽誤到自己的成長空間。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9-12-17 14:07:00

這幾年來在百貨業中,小型百貨公司例如來來百貨、統領百貨、明德春天、中興百貨都相繼吹熄燈號,為什麼在一個產業中,總是較大的企業獲勝,這在國內的電信、銀行等其它產業的情況也是如此。

(文╱陳富寶)這是由於小型公司通常都欠缺一個產業競爭策略,它們慣於複製或模仿大企業的商業模式與作法,隨著大企業起舞,常常誤用或濫用行銷工具。

策略不是大公司的專利
  但這並非是所有小型公司及後發品牌的共同宿命,試想50嵐、摩斯漢堡、85度C、爭鮮迴轉壽司、Costco量販店等後發品牌為什麼可以異軍突起,甚至後來居上?說穿了就是因為它們都擁有一個優異的競爭策略,才不致在小生意起步與壯大的過程中被大企業消滅。

工具是死的,策略才是活的  
  絕大部份的中小企業主都有一個一廂情願的想法,總誤認為自己的公司規模小,缺人缺錢,凡事都要儘量簡化,做行銷時常常只談工具,從不講策略。這些中小企業主其實都忘了,商業競爭並不像球賽、舉重或拳擊等運動競賽,它是不分級的,就算是新公司或小企業也都必須與大企業一起競爭,沒有消費者或競爭對手會同情你是小公司或新公司。

  做行銷不能只談工具,畢竟它是死的,若要善用行銷工具,則必須要由策略來指導。例如,同樣是舉辦週年慶促銷活動,在其它行業或許有效,但在百貨公司產業,這則是大型百貨公司用來籠絡消費者的促銷策略(continuity of purchase),並不適合欠缺成本優勢的小型百貨公司去跟進,更不符合小公司的成長策略。策略是活的,它必須要能夠發揮出個別企業的競爭優勢,並要避免自曝其短。

小公司更需要策略  
  大企業畢竟兵多、將廣、資金多,就算在市場上大敗一次,對公司恐怕也只是輕傷而已,但同樣的失利狀況若發生在資源拮据的小公司,恐怕就會是一場萬劫不復的災難,因此,小公司更需要講求競爭策略,才能明哲保身。如何成功整合有限的資源,並逐步累積品牌資產以形成綜效,才是所有中小企業主的最大天職。

策略研擬的法則只有一套,不分企業大小  
  大小企業的日常實際作法有時一樣,但有時也會大不相同,完全取決於其所採用的競爭策略,並沒有標準答案。大小企業之間因為可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會不同,所研擬出的策略精緻度與精準度或許會有所差異,但在策略研擬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精神以及所使用的法則應是完全一樣的。

  雖然我們每個人在遭遇問題時,都會有直接尋求公式與標準答案的傾向,但在行銷世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行銷工具是死的,必須透過行銷策略來指導,有如其它日常生活工具必須用對時機才會發揮功效一樣。沒有任何行銷課程可以教你該直接使用什麼行銷工具,行銷課程所能傳授的只是行銷策略研擬的精神、流程與法則,以及行銷工具的使用時機。(陳富寶為掄元品牌顧問公司執行長,本文引用自湯湯水水)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哪些行銷工具,你用完以後發現不適用?你又是用在哪種企業領域?

2. 身處與小企業,你曾模仿過大企業的行銷手法嘛?成功或是失敗?原因可能是什麼?

http://www.brain.com.tw/Famous/FamousContent.aspx?ID=547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curriculum - 學術英文寫作-論文架構篇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como0925 - 腰椎間盤突出多數是個人不良習慣造成的

腰椎間盤突出多數是個人不良習慣造成的

有一個同事因腰腿酸疼而去醫院檢查,做CT檢查後,醫生的診斷是腰椎間盤突出並發腰椎骨質增生。能不能治好,醫生也沒法肯定的告訴他,只是開了一些緩解症狀的藥。
  
  我是領教過腰椎間盤突出所帶來的酸疼,坐不是,睡也不是,一個姿勢不能堅持十分鐘,最後連上床睡覺都不行了,要別人幫忙抬腳才能上床,晚上睡覺的時候感覺全身都是酸疼的,精神都要崩潰了,常常因一點小事就會把下屬罵一通。
  
  一般的說,腰椎間盤突出症幾乎可發生於所有人群,但在30-50歲的中青年人群中,發病率相對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2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似有增多的趨勢。司機,財會人員及電腦操作人員以及長期勞累,用力不協調,姿勢不當,終日坐著工作的缺少腰部肌肉鍛煉者,所佔的比例頗高。不良生活和工作習慣使腰椎長期負擔過度,是腰突症主要的誘因之一。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長期勞累、勞損、用力不協調、姿勢不當、風濕寒邪的侵襲以及外傷、車禍等原因導致的椎間盤組織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突出,壓迫相鄰的神經根、脊髓,造成周圍組織水腫、椎管狹窄、脊柱側彎等。
  
  患者常常感到腰部疼痛酸困、並多沿坐骨神經往一側或雙側下肢放射,小腿常出現脹痛、麻木、發涼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難持久。嚴重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腰部側彎、足下垂、肌肉萎縮、力量減弱,甚至會陰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無力、性功能障礙等。
腰椎出現退行性變或椎間盤突出,必然導致椎間盤變薄,椎體間隙變窄,從而使韌帶鬆弛,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在椎體邊緣出現微小的、反覆的、積累性損傷,導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滲出,出血及滲出逐步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椎體上下緣出現骨的增生性反應,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在X光片上表現多種多樣,一般多呈「唇樣骨質增生」,也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橋」。
  
  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脹疼痛、僵硬、易疲勞,甚至彎腰受限,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患側劇痛並向下肢放射,小腿麻木脹痛畏寒無力。腰椎骨質增生與腰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變薄,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治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能同時治療骨質增生,否則效果不佳是必然的。
  
  如果你感覺腰腿酸疼,千萬不要馬虎,更不要隨意找人治療。我當時就上過當,那是2003年的事了,只感覺腰腿酸疼難忍,也不懂什麼腰椎間盤突出,有人說是風濕,有人說是坐骨神經,也有人說是腰肌勞損。因為當時工作忙,再說也不懂,就沒回省城檢查身體,只是去縣城看了一下,醫生摸了一下我的腰,告訴我說,你的腰是因骨膜炎引起的疼痛,並告訴我要這樣運動要那樣活動。就這樣在滿懷希望的疼痛中度過了幾個月的時間,疼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連上床睡覺都上不去了。沒辦法了,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只好把公司的事安排一下,就回省城,到家的當天就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我,要先去做CT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說,你的腰椎間盤突出已經很嚴重了,是第一、四、五節腰椎的問題,如果再拖下去就會癱瘓。我告訴醫生,在縣城裡檢查說是骨膜炎,縣裡的醫生讓我多做運動,我比劃給醫生看,醫生看後就罵我,做這樣的運動?你不想要命了?你想早點癱瘓?馬上停止!
  
  醫生給我開了一個療程的藥,是河北承德出的「腰痛寧」,同時告訴我,現在還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藥,很多藥物都是簡單止痛,緩解症狀,停藥後也會復發。
醫生讓我自己做治療的選擇,第一,馬上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第二,去醫院理療科進行物理治療。因為不瞭解治療的效果,所以,我沒有馬上決定。總感覺在我的腰椎上動手術有些讓人擔心,萬一失誤,呵呵,不是玩的。我想再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情況,等弄明白了再做決定如何治療。
  
  通過向其他醫生詢問、向醫院裡住院的病人瞭解、看一些這方面知識的文章介紹,我決定不採取手術治療,而採用保守療法,接受物理治療。
  
  在醫院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所進行的物理治療是採用牽引療法,不知道你試過這種療法沒?我只治療了三天就沒有再做了,實在是沒有那些大的勇氣做下去。牽引療法就是病人仰睡在牽引床上,然後,把腳固定住,再把肩膀以上部位也固定住,醫生按動電鈕,牽引機開始從兩頭拉伸,作用是把你的腰椎間的距離拉開。可是問題在這了,牽引機應該拉到什麼位置才合適?醫生不知道,醫生只能問病人,你覺得還能拉嗎?你感覺如何?暈,病人怎麼知道如何,我真擔心,如果再拉一點腰就會脫節。這種情況是有發生過的。所以,我放棄了這種牽引的物理治療。
可是病是一定要治的,決不能就這樣下去,而且一定要治好,否則,這個家怎麼辦?
  
  問了很多醫生,最後,有一個理療按摩主任醫師告訴我,有一種方法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根除腰椎間盤突出症。就兩字:鍛煉!但一定要講究運動的方法。鍛煉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就是增強背部肌肉;第二就是增加腰椎間隔。  
  1:最主要的鍛煉內容是將胸部和大腿處墊高,讓腰部自然下垂,腹部能接觸到床就好了。胸部和大腿要墊多高呢,當然是高一些好。剛開始的時候,腰部會有一些痛,但一定要堅持,忍半個小時就不痛了,最好是用枕頭墊,多放幾個枕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書、看電視等。一般要做兩三個小時。做完時,在起身的時候會感覺腰很硬,一定要慢慢的起來,最好是先把枕頭拿掉,在床上趴一會。這個方法是最見效的,一般當天就有效果。我那時是早上、下午、晚上都做。
  
  2:腰部放鬆。最好的方式就是雙手抓住單槓在上面吊一會,並活動腰部。我那時是在樹杈上吊的。
  
  3:早晨和晚餐後到外面步行,是倒著走。
  
  4:腑睡在床上也就是趴在床上,分別輪換著向後抬起左右腿。
  



  以上這些方法只要一有時間就做,一定可以康復。我那時已經很嚴重了,堅持了一個月就好了,鞏固了兩個月就完全康復。當然最好在輔助一些藥物治療。我前面說的那個「腰痛寧」就不錯,也不貴。
  
  現在有電腦了、電視節目也豐富了,很多人是坐的時間長。上班在是坐著,回家還是坐著,而且一坐就是很長時間,這樣不好,特別是人到中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perrylee.pixnet.net/blog/trackback/b3488f1f12/10637658
有量化方法

http://blog.yam.com/kevinw1978/trackback/14355907
心法居多

此作者的另一個文章::投資致富的四個階段::kevinw1978 - 投資心得 | 2007-04-24 09:43:01
http://blog.yam.com/kevinw1978/article/9677765


現代人普遍都知道投資的重要性, 也了解投資是致富的唯一道路, 所謂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重點是到底要投資什麼才是最正確的? 仿間的投資管道這麼多, 股票, 基金, 期貨, 匯率, 那個最好賺? 據我多年來的觀察跟學習我把最佳的投資標的依照投資報酬率, 分成了四個階段.
1. 月入5萬以下
2. 月入5萬以上
3. 月入10萬以上
4. 月入百萬以上



1. 月入5萬以下 "投資你的頭腦"
人生來都相等, 但不一定平等, 有人出生就咬著金湯匙, 但是有人什麼都要靠自己. 也許你也聽過中樂透的暴發戶大部分都是三年之後回到原點, 破產的創業家卻可以三年之後再度成為億萬富翁, 唯一的不同就在於你腦袋裡面裝的是什麼?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 "告訴我他的偶像是誰, 我就可以告訴你, 他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物". 這句話告訴我們, 一個人的成就會有多大, 就在於他的學習方向, 思維格局跟目標有多大. "與眾不同的想法", "創新實用的點子", "純熟專注的技藝" 跟 "與眾不同的思考模式" 注定了一個人會走向財富或是貧窮之路.

在你還沒擁有真正的資本之前, 致富的關鍵就在於 "不斷的學習", "專注在你的本業強項", "擴大你的格局", 透過學習跟挑戰建立你的自信, 讓你的頭腦幫你無中生有, 灌輸自己有錢人的思考模式, 讓你的點子幫助你賺到權利金, 賺到公司分紅, 快速累積第一筆資本, 千萬不要當領死薪水的月光族.

2. 月入5萬以上 "開始讓錢爲你工作, 或是訂下你人生的第一間房子"
當你達到每個月固定的收入有5萬塊以上, 我建議你可以選擇風險投資或者是務實投資兩條路, 兩者都沒有錯, 也不會錯, 因為人生本來就是賭注, 沒人知道哪種投資到最後產生的利益會比較大.

第一種所謂的風險投資, 代表了股票, 基金,外匯,這類具高風險的投資, 基本的概念就是要"讓錢幫你工作", "創造你睡覺時的收入", 俗語說的好錢有四條腿, 人只有兩條腿, 千萬不要做錢的奴隸要讓錢替你工作.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把每個月多出來的現金存起來預備繳頭期款跟房貸, 讓你擁有你人生的第一個窩, 這樣做也許可以讓你活的更安穩更快樂, 更加專注在於你的專業上, 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值, 以上兩條路是因人而異.
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 第一次投資最佳的心法就是, 1.先把資本累積起來不要動, 2.等待股市經濟循環造成的崩盤, 或者是政治上造成的非理性賣壓, 甚至是自然災變所帶來的低房價. 3.把全部可動用的資金買進"你所熟析的行業"或者是類似統一, 中鋼這種"穩健獲利的績優股", 當然這也可以是你訂下人生第一間不動產的時機.

接下來請你耐心的等待, 你有90%的機會可以在三個月到半年內賺到 "至少" 20 - 30% 的第一次投資獲利, 或者你會發現你付出了相對低的成本買進了你的住宅. 重點是要記住 "天下沒有不跌的股市跟房市" , 請耐心等待時機來臨, 除了較佳的股價跟房價是等出來的, 再來就是彼得林區說過 "只做你所熟析的行業", 和巴菲特說過 "要把所有雞蛋集中在少數的籃子裡, 然後好好的看管它們" , 兩個都是非常重要的入門關鍵.

3. 月入10萬以上 "學習玩錢跟調度資金"
月入10萬以上在台灣平均算起來應該是小康或是小富有了, 但是依照世界觀的標準, 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平常人該有的收入, 不管你的標準為何, 當月入10萬以上之後, 接下來該考慮的應該是"節稅", "風險控管", 以及創造 "和自己本身業務相關" 的多元化收入. 過了月入10萬的門檻, 我統稱這個是人生應該開始"玩錢跟學習調度資金"的時候.

世界上所以的有錢人都在玩著同樣的遊戲, 開公司, 讓公司上市, 把賺的錢投資房地產, 賺更多錢, "繼續買房地產". 我們的老祖宗不也一再告誡我們 "有土斯有財", 房地產是晉升真正有錢的關鍵, 也是學習調度資金精密計算的開始, 畢竟月入10萬想要用現金買到 "純" 投資用的不動產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你需要玩錢的技巧, 也就是運用別人存在銀行的錢幫你致富. 玩錢玩的越精冒的風險也越大, 賺的錢也越多, 爲了平衡一下我建議只玩 "80%" 的全部資產, 和只做自己現金流允許範圍的貸款, 所謂現金流允許範圍的貸款, 就是你一定不可以讓循環利息產生, 它會殺你於無形, 只可以貸每個月本金加利息不超過你可以負擔的款項. 買房地產的考量百百種, 我給的建議跟之前買自住屋的建議一樣, 其他請你好好深入學習繼續投資你賺錢的大腦.

除了房地產, 比較穩當的玩錢方法就是買基金, 它不需要什麼高明的計算跟調度手法, 跟買股票一樣遇到不景氣或是大事件, "逢低入市"就對了. 但是不到非不得已, 我是很討厭買基金的, 原因有三個, 1.投資者到底需要一點小小的自大, 好讓自己能堅持己見到最後, 所以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比基金更好. 2.基金不管是賺是賠你都需要付管理費, 意思就是說, "他把你的錢搞丟了, 還花你的錢跑去夏威夷度假", 想起來就渾身不是滋味. 3.台灣的生態複雜, 很難找到真的不互相勾結的基金經理人, 他們撈一票就跑了, 而你只能傻傻的看他們把你的錢賠光.

考慮完了這以上三個致命的理由, 在碰到了以下兩種狀況, 我也不得不跟基金低頭, 1.基金資本龐大有專屬的管道可以買賣一般人比較難接觸到或是不穩定的高成長市場, 比如越南, 中國, 中南美. 2.你在本業已經是小有成就, 但是就是不懂投資, 或是忙到無法喘息, 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投資管道.

在買基金的同時, 我建議你一個觀念, 就是良馬一般都是越來越好, 而劣馬只會把你從馬背上摔下來, 所以要多注意財經雜誌每個月出來的評比, 只買中長線前幾名的基金, 不要在乎基金管理手續費的差價, "不要爲了省小錢賠大錢".

另外買保險是節稅, 規避風險跟創造多元化收入的重要方法, 所有投資人都應該要好好的去了解, 但是市面上相關的產品太多, 還夾帶著很多種買法, 台灣的法令也是說改就改, 所以我建議大家, 可以上網去查詢適合自己的產品, 當然也可以去問信任的朋友或者是"看起來有良心"的專業人士, 在保險公司砸大錢的宣導之下, 不用說大家也應該知道它的重要性, 台灣的遺產稅這麼重, 基本的壽險一定要買.

一開始就提到過, 有錢人玩的金錢遊戲通常第一個就是創業, 當你月入10萬以上其實就代表了你的人脈或者是你腦袋裡的資源有相當的價值, 你可以拿這些無形的資產加上自有的資本來創業, 創業是最不簡單也是利潤最高的投資, 所以我擺在最後, 創業要成功不只需要資金調度的技巧, 團隊的技術, 公司的管理, 人脈的經營, 還需要比在股市打滾更好的運氣, 因為一開始創業你就需要自己上前帶著團隊跟有限的資源奮勇殺敵.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琦說過 "創業不應該自己拿錢出來, 而是要用別人的錢, 還有別人的時間. 宗旨在於用最少的自有資本, 及有效運用團隊的力量, 來創造最大的槓桿收入", "創業就是不斷的失敗, 不斷的學習, 直到賺錢為止, 然後繼續失敗, 繼續學習賺更多的錢". 創業基本上跟買小公司股票的風險沒什麼兩樣, 重點是你可以掌控你所創造的公司做下絕大部分的決定.

大家都知道貸款是需要交利息的, 人不冒險不富, 只要你夠把握一定不可以放棄放手一搏的機會, 不然你會後悔一輩子. 但是我也鼓勵大家用利益分享的方法, 去找幾個有錢人或是創投公司跟他們談談你那個充滿熱情,保證獲利的企劃. 只要你夠信心夠實力不用怕找不到別人的錢. 這世界什麼都會越來越少, 只有人跟錢會越來越多.

最後在這裡強調的是盡量專注在創造 "和自己本身業務相關" 的多元化收入, 比如說你想貸款創業, 你就應該堅持自己擅長的行業, 逼不得已不要更換跑道. 因為有大師說過, "一定要做自己懂的事情, 你的成功率才會高, 多元化經營弄不好, 會變成多慘化經營". 還有前人說過 "一但你離開了自己拿手的行業, 你只是在跟自己過不去".

4. 月入 百萬以上 你應該"投資你的心靈", "投資一本外國護照", "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在台灣當你可以月入百萬以上, 代表著兩件事, 要不就是你很會理財, 要不就是你擁有跟平常人不同的頭腦, 也許你也已經考慮一個問題很久了 "你下一個要追求的是什麼"?

當你月入百萬以上你應該首先投資你的心靈, 回饋這個社會, 很多人會說, 投資心靈或者捐錢做善事不是應該一開始就做? 不應該分貴賤, 要時時刻刻關懷周遭, 回饋社會,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依照一個投資家, 投機家, 資本家的想法角度, 上面的說法我不太認同, 因為股神巴菲特說過 "可樂一次要買好幾箱, 這樣才能把省下的錢拿去創造更大的利潤". 你永遠無法想像省下來的小錢過了幾年後的複利會是多少. 所以我把月入百萬定位成 "資本現金流已經足夠", 該拿些錢出來奉獻回饋社會的時候到了. 除非你的事業在你月入百萬之前需要靠這項投資來創造知名度, 不然請你忍耐一下用你的能力幫那些沒有經營能力的慈善機構多賺點錢, 產生更大的力量.

叫你投資一本外國護照並不是我不愛台灣, 只是世界這麼大, 外面的機會這麼多 , 甚至還有免稅的國家在跟你招手, 千萬不要浪費了外面世界給我們的資源. 好好運用雙重國籍的身分, 你可以看到更多其他人看不到的機會, 甚至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事物. 而且越有錢的人應該越懂得風險管理不是嗎, 它更可以大大的增加你資產管理跟投資的自由度. 這個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都月入百萬了, 你應該已經懂了.

最後一項, 一路打拼到了月入百萬以上, 你還不懂得享受人生, 那我覺得你人生有點白活了, 當然每個人享受人生的方式跟定義不一樣, 我的想法是要時時刻刻對這個世界保持熱情, 好好的去嘗試新的東西, 沒有誰比每天都期待起床去做事的人更快樂了, 而且接下來你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去學習, 去吸收更多的新鮮事, 才有辦法更上層樓.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台銘:鴻海將跨入太陽能 專利授權也會是重要營收來源 鉅亨網記者蔡佳容˙台北
2009 / 04 / 16 星期四 17:30


鴻海 (2317-TW)今年在宣佈進軍生醫、環保及通路三大領域後,董事長郭台銘今(16)日於股東會上指出,鴻海不只是代工廠,目前已經有一個單位在積極研究太陽能,當整體產業成熟、轉換效率提高後,鴻海很快就會切入;此外,專利授權和設計未來也將成為鴻海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相信鴻海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鴻海今日召開股東會,小股東質疑鴻海去年營收增加14.2%,但獲利卻減少30%;郭台銘表示,研發投資的項目在財報上看不到,只能看見費用,就像膽固醇一樣,有不好的部份,但也是有好的部份,因為研發成功的產品就能夠量產,帶來營收獲利。

郭台銘指出,就算景氣不好,但研發費用絕對不能砍,因為當下一波景氣再起來時,誰擁有專利技術,誰就是贏家;以鴻海來說,目前共有有 1萬多件專利,全台灣排名第1,奈米專利全世界排名第5,而未來每一項專利授權都會成為鴻海的重要營收來源。

另一方面,鴻海近期也積極切入其他產業,其中環保、綠能、回收、電源管理相關事業也將成為一項營收來源;例如台灣最近修改能源法,而鴻海也已經有一個單位積極研究太陽能,不過目前市場還不夠成熟,轉換效率還不夠高,且還需要靠政府補貼;等到整體產業成熟之後,鴻海很快就會切入。

郭台銘指出,鴻海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成長動力來源還是以3C產品為主,包括無線寬頻等網路經濟產品、個人電腦、電子書等,以及機光電整合應用產品,如數位相機、數位像框;此外,鴻海也會持續往前端設計發展,增加零組件垂直整合。

就世界趨勢來看,郭台銘認為,全世界電子業變動迅速,若是製造不和設計結合,速度一定會變慢;且未來美國也會把設計研發轉向台灣,像是台積電(2330-TW) 就擁有相當好的半導體研發基礎,預期未來電子業將垂直整合成為系統單晶片 (SOC)、軟體、硬體機械解決方案、關鍵零組件和供應鍊管理 5大領域,相信台灣電子業在全球仍具有高度競爭力。

郭台銘強調,雖然設計研發越來越重要,但IT產業基礎不能偏廢,因為能夠有機械基礎的電子廠才是有能力度過不景氣的廠商,如日本日立、三菱、索尼、佳能等大公司遇到逆境時賠錢較少,但順境時賺得更多;而鴻海就是在走這條整合機械、光學、電子「機光電」之路。
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stock/dspnewsS.asp?fi=%5CNEWSBASE%5C20090416%5CWEB2438&vi=34098&date=20090416&time=17:30:43&pagetype=option&subtype=home&cls=option




鴻海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轉捩點 三位「鴻海通」給郭台銘的一封信今周刊 2009/04/16


十幾年來高度成長的鴻海,○八年的表現卻讓許多長線投資股東跌破眼鏡。
回顧去年的試煉,股東對鴻海、還有總裁郭台銘仍有期待,但也不約而同地認為,鴻海應加速轉型腳步,才能成功從「製造鴻海」轉型為「科技鴻海」。
【文/林宏文、陳翊中、林易萱】
前言

編按:一年一度的鴻海股東會將在四月十六日登場。去年,金融海嘯重創台灣製造業,身為代工龍頭的鴻海,也難倖免。○八年自結獲利新台幣五五一億元,雖然營收成長了一五%,但獲利卻衰退二九%;而股利的發放,也創下六年來新低,看得出鴻海希望手握現金,以度過不明朗的景氣。
在股東會前夕,《今周刊》邀請三位資深的鴻海股東,寫下一封給郭總裁的信。
對於鴻海,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各自有獨到的觀察和見解;從股東的心聲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鴻海仍有信心,但也都認為,鴻海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轉捩點。以下為信件內容:

觀察鴻海逾十年的外資分析師:提升營運效率,是鴻海當務之急

觀察鴻海這麼多年,我對鴻海十幾年來高度的成長,印象深刻;鴻海也是我十多年分析師生涯所見過台灣公司中,讓投資人獲利最豐厚的傑出企業。

不過,去年卻是鴻海表現最走樣的一年。很多長線投資股東大量出脫鴻海股票,鴻海出了什麼狀況?董事長郭台銘又該做哪些調整?在股東會前夕,我想提供三點建議。


鴻海率先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郭台銘的發言,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攝影/劉咸昌】

首先,要盡快提升公司效率。前兩年,郭台銘宣布將退居幕後,造成各事業群誰也不服誰,大家都在做郭台銘所說「爭權奪利」的事。為了追求績效,每個部門同時投資熱門產業,如電視或LED,造成重複投資。

再者,要增加公司治理的透明度。鴻海旗下設了許多投資公司,投資公司再去投資,財報上看不到,也追蹤不到投資效益。目前投資上限和項目都已開放,已無必要,否則投資人永遠很難讀懂鴻海的財報。

第三,鴻海不能再忽視中國低價山寨市場的潛力。過去鴻海以照顧歐美大型客戶為主,但山寨興起,代表新興國家有這樣的需求,只是過去的生產體系無法滿足。山寨手機的商機,鴻海之前就沒有搶到;現在山寨筆記型電腦市場已成形,也將是鴻海無法迴避的課題。

長期持有鴻海股票的資深大戶:鴻海轉型,得靠軟體提升價值

如果朋友問我,現在可不可以投資鴻海,我會建議等兩年再說。這兩年,是鴻海能否由「製造鴻海」轉型為「科技鴻海」的關鍵期。無論生技、汽車、環保節能等新事業,都不是一、兩年可以開花結果;而目前主要產品線如PC、手機、網通,前兩項各有隱憂,三塊去了兩塊,今年業績成長力道不會太強,成長幅度將遜於往年。

目前,比較看好的剩下智慧型手機,鴻海擅長大量製造、降低成本,未來將以低階智慧型手機為主。但是聯發科已開發出低階智慧型手機的公板(套裝式模組),意味著大陸山寨機廠商產品採用聯發科晶片,就可以快速上市,壓縮了富士康的獲利。我預期富士康的獲利成長幅度,將從三○%修正至一○%左右。

至於新事業,本來我很看重鴻海在汽車業的發展,但幾年下來,它只能切入三線、四線的汽車廠,還看不出具體成效;和IBM合作切入環保節能,需要時間發酵;和訊聯合作投入生技領域,更要花五到十年才能開花結果。「科技鴻海」的成長樹苗,我還沒看到。

鴻海股東會常客劉台安:郭台銘要認清「現金為王」!

參加過無數次股東會,聽過許多上市櫃老闆報告,就我幾次在股東會及私下所觀察的郭台銘董事長,有幾個特質。

在股東會上,郭台銘的經營報告,字句用語深入且專精,不喜歡報導不準確的記者參加股東會,這一點實際上有他的苦衷,但也看出他性情的真誠和踏實。

也因為專業執著,郭董很在意公司獲利、營運狀況及股價。股東會的說明報告,雖然不提及股價,但在投資報酬上會給股東確實的交代。

很多時候,投資一個公司,公司領導人的性格是一個指標。郭台銘的苦幹實幹,讓鴻海的發展不是浪得虛名;再則考量自己,在家庭穩固後,重新全力衝刺事業。

現在全球面臨金融海嘯,要讓整體經濟恢復過去榮景,恐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屆股東會,我有幾項建議:

首先將盈餘全部保留現金,配股票不配現金暨轉增資;利率長期看低,應增添銀行借貸或發行債權,充實營運資金。再來,設立鴻海品牌的3C賣場流通事業,壯大現金收益及代工產品企業行銷體,取得土地店面,創造就業。...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雀巢綠茶
為何雀巢在大陸市場中,推出了綠茶?
請看以下文章就知分曉:
http://www.aurora.com.tw/chinese/4_culture/monthly_detail.aspx?MID=&KID=1&ID=371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