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文引用自curriculum - 學術英文寫作-論文架構篇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como0925 - 腰椎間盤突出多數是個人不良習慣造成的

腰椎間盤突出多數是個人不良習慣造成的

有一個同事因腰腿酸疼而去醫院檢查,做CT檢查後,醫生的診斷是腰椎間盤突出並發腰椎骨質增生。能不能治好,醫生也沒法肯定的告訴他,只是開了一些緩解症狀的藥。
  
  我是領教過腰椎間盤突出所帶來的酸疼,坐不是,睡也不是,一個姿勢不能堅持十分鐘,最後連上床睡覺都不行了,要別人幫忙抬腳才能上床,晚上睡覺的時候感覺全身都是酸疼的,精神都要崩潰了,常常因一點小事就會把下屬罵一通。
  
  一般的說,腰椎間盤突出症幾乎可發生於所有人群,但在30-50歲的中青年人群中,發病率相對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2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似有增多的趨勢。司機,財會人員及電腦操作人員以及長期勞累,用力不協調,姿勢不當,終日坐著工作的缺少腰部肌肉鍛煉者,所佔的比例頗高。不良生活和工作習慣使腰椎長期負擔過度,是腰突症主要的誘因之一。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長期勞累、勞損、用力不協調、姿勢不當、風濕寒邪的侵襲以及外傷、車禍等原因導致的椎間盤組織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突出,壓迫相鄰的神經根、脊髓,造成周圍組織水腫、椎管狹窄、脊柱側彎等。
  
  患者常常感到腰部疼痛酸困、並多沿坐骨神經往一側或雙側下肢放射,小腿常出現脹痛、麻木、發涼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難持久。嚴重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腰部側彎、足下垂、肌肉萎縮、力量減弱,甚至會陰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無力、性功能障礙等。
腰椎出現退行性變或椎間盤突出,必然導致椎間盤變薄,椎體間隙變窄,從而使韌帶鬆弛,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在椎體邊緣出現微小的、反覆的、積累性損傷,導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滲出,出血及滲出逐步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椎體上下緣出現骨的增生性反應,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在X光片上表現多種多樣,一般多呈「唇樣骨質增生」,也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橋」。
  
  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脹疼痛、僵硬、易疲勞,甚至彎腰受限,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患側劇痛並向下肢放射,小腿麻木脹痛畏寒無力。腰椎骨質增生與腰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變薄,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治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能同時治療骨質增生,否則效果不佳是必然的。
  
  如果你感覺腰腿酸疼,千萬不要馬虎,更不要隨意找人治療。我當時就上過當,那是2003年的事了,只感覺腰腿酸疼難忍,也不懂什麼腰椎間盤突出,有人說是風濕,有人說是坐骨神經,也有人說是腰肌勞損。因為當時工作忙,再說也不懂,就沒回省城檢查身體,只是去縣城看了一下,醫生摸了一下我的腰,告訴我說,你的腰是因骨膜炎引起的疼痛,並告訴我要這樣運動要那樣活動。就這樣在滿懷希望的疼痛中度過了幾個月的時間,疼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連上床睡覺都上不去了。沒辦法了,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只好把公司的事安排一下,就回省城,到家的當天就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我,要先去做CT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說,你的腰椎間盤突出已經很嚴重了,是第一、四、五節腰椎的問題,如果再拖下去就會癱瘓。我告訴醫生,在縣城裡檢查說是骨膜炎,縣裡的醫生讓我多做運動,我比劃給醫生看,醫生看後就罵我,做這樣的運動?你不想要命了?你想早點癱瘓?馬上停止!
  
  醫生給我開了一個療程的藥,是河北承德出的「腰痛寧」,同時告訴我,現在還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藥,很多藥物都是簡單止痛,緩解症狀,停藥後也會復發。
醫生讓我自己做治療的選擇,第一,馬上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第二,去醫院理療科進行物理治療。因為不瞭解治療的效果,所以,我沒有馬上決定。總感覺在我的腰椎上動手術有些讓人擔心,萬一失誤,呵呵,不是玩的。我想再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情況,等弄明白了再做決定如何治療。
  
  通過向其他醫生詢問、向醫院裡住院的病人瞭解、看一些這方面知識的文章介紹,我決定不採取手術治療,而採用保守療法,接受物理治療。
  
  在醫院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所進行的物理治療是採用牽引療法,不知道你試過這種療法沒?我只治療了三天就沒有再做了,實在是沒有那些大的勇氣做下去。牽引療法就是病人仰睡在牽引床上,然後,把腳固定住,再把肩膀以上部位也固定住,醫生按動電鈕,牽引機開始從兩頭拉伸,作用是把你的腰椎間的距離拉開。可是問題在這了,牽引機應該拉到什麼位置才合適?醫生不知道,醫生只能問病人,你覺得還能拉嗎?你感覺如何?暈,病人怎麼知道如何,我真擔心,如果再拉一點腰就會脫節。這種情況是有發生過的。所以,我放棄了這種牽引的物理治療。
可是病是一定要治的,決不能就這樣下去,而且一定要治好,否則,這個家怎麼辦?
  
  問了很多醫生,最後,有一個理療按摩主任醫師告訴我,有一種方法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根除腰椎間盤突出症。就兩字:鍛煉!但一定要講究運動的方法。鍛煉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就是增強背部肌肉;第二就是增加腰椎間隔。  
  1:最主要的鍛煉內容是將胸部和大腿處墊高,讓腰部自然下垂,腹部能接觸到床就好了。胸部和大腿要墊多高呢,當然是高一些好。剛開始的時候,腰部會有一些痛,但一定要堅持,忍半個小時就不痛了,最好是用枕頭墊,多放幾個枕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書、看電視等。一般要做兩三個小時。做完時,在起身的時候會感覺腰很硬,一定要慢慢的起來,最好是先把枕頭拿掉,在床上趴一會。這個方法是最見效的,一般當天就有效果。我那時是早上、下午、晚上都做。
  
  2:腰部放鬆。最好的方式就是雙手抓住單槓在上面吊一會,並活動腰部。我那時是在樹杈上吊的。
  
  3:早晨和晚餐後到外面步行,是倒著走。
  
  4:腑睡在床上也就是趴在床上,分別輪換著向後抬起左右腿。
  



  以上這些方法只要一有時間就做,一定可以康復。我那時已經很嚴重了,堅持了一個月就好了,鞏固了兩個月就完全康復。當然最好在輔助一些藥物治療。我前面說的那個「腰痛寧」就不錯,也不貴。
  
  現在有電腦了、電視節目也豐富了,很多人是坐的時間長。上班在是坐著,回家還是坐著,而且一坐就是很長時間,這樣不好,特別是人到中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雀巢綠茶
為何雀巢在大陸市場中,推出了綠茶?
請看以下文章就知分曉:
http://www.aurora.com.tw/chinese/4_culture/monthly_detail.aspx?MID=&KID=1&ID=371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全世界殺戮聲一片的科技產業中,台灣宏達電子卻悶不吭聲地交出一張亮麗成績單──一年賺上兩個資本額,而且業績持續成長。

不只宏達電,包含華寶、閎暉、英華達等手機公司,也都以完全不同的競爭思維,在手機市場裡創造了《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書中所說的「藍海契機」。

為什麼這些手機公司能創造無人競爭的市場?它們對台灣產業的未來影響有多大?哪些內在經驗可以提供你我來學習?

《藍海策略》一出版,每個台灣人都在尋找——哪裡有無人競爭的新市場,哪裡有「藍海」?這種集體性的焦慮,反映出一個大部分台灣企業的悲涼處境——大部分人都置身在「紅海」之中,每天面對著無止境的殺戮競爭,無所躲逃。

由PC到筆記型電腦、GSM手機,台灣代工業創造了偌大的世界市場,卻也和世界所有的專業組裝廠(EMS)一起把自己圈繞在價格破壞的紅海裡。二○○五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比前一年成長四○%,達到六千萬台大關,但是手機出貨更驚人,預計二○○五年將達六億五千萬支,比筆記型電腦多了十倍以上。手機不僅出貨量大,二○○五年前三大手機公司推出的機型也都在四十款以上,讓通訊市場蔚為一片「機海」。台灣代工大廠對這種「魚群大咬」無不見獵心喜,從明基、廣達到偉創力(Flextronics)、鴻海,早就用代工經濟規模的割喉策略把機海「染紅」。

在這已幾近瀰漫世界每一角落的紅海汪洋裡,還有藍海嗎?答案是:有!而且就在台灣的新興手機產業裡,但它們做的可不是尋常手機,而是Smartphone,台灣最早給它的中文名字,就叫「智慧型手機」。
手機裡的藍海

Smartphone讓宏達電亞洲最賺

今年五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洛杉磯舉行的微軟開發商大會上,拿起一支結合「Win CE介面」和「寬頻上網」的手機,向所有微軟的戰略伙伴打氣,這支蓋茲口中「全球最先進的手機」,可隨處上網,並整合所有Office軟體,就是來自台灣宏達電子的Smartphone。

今年八月的《Business 2.0》雜誌宣稱:宏達電是「全球最火紅的手機商」,並是全球二十九個最佳的商業範例之一;十月二十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選出了亞洲五十強公司,台灣宏達電排名第三十一,獲利成長高達二八九%,成為亞洲最會賺錢的五十家科技公司的第一名。

宏達電是全球智慧型手機龍頭,但是宏達電並不形孤影單,因為台灣今年有能力向賺進一個資本額目標挑戰的手機相關公司,還有英華達、閎輝和華寶,這四家公司的股價也都維持在三位數。

同樣是工程師口中的「系統商」,為什麼鴻海的毛利率落得只有八%、華碩一二%,但是宏達電卻可以飆到毛利率二四.四%,三倍於鴻海、兩倍於華碩?

產業標準多元化

手機難套用NB成長模式

首先,是手機產業多元化、未定型的規格,完全不同於PC產業的大一統,這使得手機公司有機會尋求「另立門戶」的藍海。

二○○四年成長快速的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有一半出貨是來自台灣廠商,到了今年更高達七○%,全球每十台筆記型電腦有七台來自台灣,這是台灣筆記型電腦五大廠商把生產線全部外移大陸、爭相擴大火藥庫規模的「戰果」,也是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M. Porter)典型競爭力思維之一:持續降低成本,追求最有效率的經濟規模。仁寶集團董事長陳瑞聰兩年前就信心滿滿地指出:「如果看台灣筆記型電腦在全球市占率的如何攀升,就可以想像未來台灣在手機市場的成長及殺戮能力。「雄才大略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四年之前就指出:「當手機報價達到一支一百美元時,就是鴻海大舉進軍的時刻。」

這兩位全球IT製造鉅子說對了,但也都說錯了。

五年前動輒成本三百美元的手機,在製造商全球運籌供應之下,今年一支進階手機的報價,大約是八十五美元,成本單價殺到五年前的四分之一。但是手機並沒有複製台灣搶占筆記型電腦全球市占率的曲線。過去「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經營模式,造就了全球PC產業最強的殺戮艦隊,但是手機市場則不同∣∣過去五年,台製手機市占率從沒有超過全球產能的七%,即使今年預期將達到七.五%,但也僅是筆記型電腦全球占有率的十分之一而已。

「主要是PC是屬於Wintel(微軟視窗+英特爾微處理器)架構,但手機不是,」花旗環球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就指出,在Wintel的穩定架構下,台灣可以專心發揮代工專長,雖然大錢都被賺走了,但還是有全球市場積沙成塔的「小錢」讓台灣大廠瓜分。但是到了手機平台之後,從作業軟體到晶片整合方案,各家紛陳,這使得台灣大廠很難聚焦發展規模經濟,其中「智慧型手機」猶甚。所謂「智慧」,指的就是更開放式的基礎系統架構,以便讓各種應用軟體往上堆疊,「這更加深了台灣廠商的難題,」楊應超說。

諾基亞一直不肯將手機外包予台灣ODM廠商,則是另一個關鍵。這家全球市占率高達三○%以上的第一大手機公司,經過了五年時間,仍然把設計權緊握手中,儘管鴻海在北京為其量身打造了「星網基地」,並遠赴芬蘭買下機殼設計公司藝謀(Emoyi)來強化整合供應鏈,但根據花旗美邦銀行的資料,諾基亞的外包比例僅占出貨五%,而一直強化外包策略的摩托羅拉則是二五%,索尼愛利信的外包則占六○%,但大部份代工訂單則交付世界第一大專業組裝商新加坡偉創力,沒有流到台灣代工商手上。

手機品牌外包比例偏低,主要還是因為外包模式對成本的降低,其實相當有限。瑞銀證券副總裁謝宗文就指出,諾基亞採購大宗零件的議價能力,並不輸給EMS廠,再加上諾基亞決定一手統包設計製造的時尚元素,只留下最邊緣的海洋線(低價產品線)讓台商殺戮,台商的全球手機市占率也很難大幅提升。

但是諾基亞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宏達電這樣的「藍海艦隊」殺出,而且速度之快、產品線之齊,相當出人意表。「即使諾基亞推出智慧型產品線,三年內應該也無法追上宏達電,」一名外資分析師如此評估。

壓寶Win CE系統

宏達電比微軟更堅定

回顧手機的歷史,從一九七三年摩托羅拉工程師用「兩塊磚頭大」的手機,在芝加哥街頭打電話給他在AT&T實驗室的好友那一刻起,手機進化史的其中一條主軸線,就是「體積縮小史」。二十世紀末,當手機體積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三十分之一、通話時間是三百倍時,手機的「空間」也增添無限想像:更多的功能和更多解決生活不便的方案,都爭相放進手機之中。

這種進化史也造就了「智慧型手機」產生的背景:一支手機裡允許同時執行多個程式,像是用手機一邊聽音樂,一邊玩遊戲,但是當電話來的時候還可以接聽,一結束通話,就可以繼續聽音樂。最後到了上網、處理email,處理微軟各種Office文件。所謂「基諾亞三年內追不上」的產品線,指的就是將這些應用軟體都放進手機裡,就像是一艘砲艦可以用來指揮,同時保持巡曳速度,上面還可以停飛機。

也是在一九九九年,微軟正式跨入手持式裝置平台,不過前有Palm的勢力,後有諾基亞Symbian平台的防堵。這也是手機產業另一弔詭之處,表面上手機平台比PC更多元,但是每一個平台都充滿了封閉性,光是周邊的擴充,就不像個人電腦這麼方便,也難怪當宏達電從PDA到3G的作業系統都選擇微軟陣營時,外界從來沒看好,「其實當初連微軟自己,都只是卡位的心態,」謝宗文表示,在手持式作業系統的發展上,宏達電比微軟還清楚要的是什麼東西。

宏達電這種「比微軟還堅定」擁抱Win CE的態度,說明了宏達電當初為何能比「不得不擁抱微軟」的摩托羅拉,還更快地開發出「原型機」,代表微軟把第一台智慧型手機送上世界市場。

設計力超前

穩居智慧型手機龍頭寶座

正因有了當初破釜沉舟的決心,宏達電目前在智慧型手機的設計能力,已經找不到對手,一年半前,宏達電就做出了全球第一支「四頻雙網」的手機(GSM850/900/1800/1900和GPRS、802.11b);在人性介面部分,有三十萬畫素CMOS數位相機鏡頭,多段變焦、多組外框,可直式、橫式螢幕切換,還有三.五吋大螢幕可以錄影等。在數位介面部分,除了可閱讀Word、Excel、PPT、PDF文件、聆聽MP3音樂,並可透過藍芽、紅外線傳輸檔案,這些在今日看來當紅的機能,宏達電都搶先一步。

也正是看見了宏達電在微軟平台上「表現出優異的擴充性」,惠普、諾基亞、Palm也不同程度靠攏了微軟陣營,在無線手持式裝置作業系統之中,微軟勢力愈來愈大,根據IDC統計,微軟陣營的無線手持裝置,二○○五年是三千五百萬支,明年會成長到六千兩百萬支,成長約一倍。


猶記兩年前,當宏達電跨入智慧型手機時,明基電通通訊部門總經理陳盛穩並不看好:「手機就是手機,不是長了腳的PDA。」但是不到兩年的時間,宏達電的產品愈做愈小,沒有人做得比宏達電「更像」智慧型手機,說明宏達電絕不只是大膽搶進無人市場,而是經過冷靜的「藍海思考」。

結盟電信業者

摒棄機海策略駛向新藍海

首先,還是過去從不在「紅海」市場範圍內的電信業者支持。自二○○一年起,宏達電開始在歐洲傳來捷報,從T-Mobile到Orange都相繼採用,「光是和電信業者之間的測試有多麼辛苦,外界就很難想像,」宏達電董事長特別助理劉在武指出。有了電信業者的推波助瀾,宏達電在歐洲和美洲看見了廣闊的藍海。英國調查機構Canalys就指出,未來旅遊休閒事業的風行,和企業電子郵件收發市場持續成長,是宏達電這種智慧型手機公司的悠遊之地。這種市場前景也讓宏達電這種「藍海艦隊」免於「價格波動」之苦。到很少人去的地方,維持高價值的營運,避免產業的殺戮競爭,背後則是「不連續時代」精神(The Age of Discon-tinuity),重於思考和反省後的再行動,敢下決定,趕得更快。

而過去在2G時代中獲勝的公司,很可能在3G中滑鐵盧,主要是所謂「機海策略」背後的單一邏輯思考(既然抓不住流行趨勢,乾脆以多機型測試,等主流規格確定後,再大舉生產,降低成本),蘊含著無窮風險。是宏達電卻是「以一敵多」的「後進者的優勢」,完全沒有競爭對手,走別人不走的路,反而促成了手機產業一個大轉型的機會。

台灣的產業大軍,也從智慧型手機崛起找到了新出路。從神達到英華達,帶著冒險性格與理性探索的能力,他們既尋找著企業自身全新的藍海角落,也創造出台灣產業發展的新航線。也許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台灣產業由單純代工轉向設計、技術與時尚的創新,新手機產業將是最佳的轉捩點,如果台灣要離開紅海,駛向藍海,由宏達電帶領的新藍海艦隊,絕對是你最該關注的全新標的。

--
http://magazine.sina.com.tw/bnext/117/2006-01-04/2039251.shtml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海」在字義上雖然燦爛可人,但它卻也可能蘊藏著最深邃的風險。宏達電當年的策略抉擇,與其說是高瞻遠矚,不如說是創業家的大膽冒險,決定了公司後來的運命。

歐洲管理學院(INSEAD)兩位教授金偉燦和莫伯尼並沒來過台灣,但他們的新書《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卻深深敲痛了台灣人的心房,短短兩個月內,幾乎各大科技園區的企業裡,人手一本中譯本。

在台灣,人人嚮往那無人競爭的「藍海」,原因是可理解的──畢竟置身於削價接單、掠奪式競爭的「紅海江湖」太久了,那無止境地追趕與被追趕的壓迫力,已使每個人心智都瀕臨到了最後的臨界點。對四、五十歲以上、以「求生存」為職志的老一代台灣經營者而言,能有一片紅海,已經是該感謝上蒼了,但對新一代企業家來說,「紅海」不僅是低毛利的代名詞,而且還隨時蘊含著「被鴻海趕離紅海」的莫大風險,如果能找到一片無人競爭的「藍海」,那真是再好不過。

台灣哪裡有紅海?答案:最好是往「鴻海不在的地方」找。
手機產業不夠標準化,造就藍海

放眼世界科技組裝產業,鴻海不在的地方,大概只有手機產業。鴻海的缺席,並非意味郭台銘對這塊版圖沒興趣(事實也許正好相反),而是手機產業並沒有大一統的規格標準(類似PC裡的Wintel架構);相對地,各家手機大廠由於有了PC市場被微軟和英特爾綁住規格、統包利潤的前車之鑑,紛紛都保留了自己的作業平台,這使得「大量生產,規模經濟」的鴻海模式,始終難以找到突破點。因此,十分弔詭的是,「手機」雖然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科技硬體市場,但「手機ODM」卻是一個破碎、分散的產業江湖,每一家企業都有可能異軍突起,而任何一個規格,都可能瞬間成為主流標準。

對鴻海這一大型組裝廠來說,手機產業的不夠標準化,產品機型的多變,都是其大展身手的困難點,但對中小型的台灣手機廠來說,這破碎的海面,卻是片不折不扣的蔚藍之海。

台灣股市的新興股王──宏達電子,就是由這片藍海中脫穎而出的手機組裝廠。宏達電所設計代工組裝的,不是市面上流血競爭的GSM手機,而是通稱為Smartphone的智慧型手機,在當年由微軟出面倡議此一新規格手機時,由於市場風險高,產品體積、技術、平台整合都有超高難度,因此組裝大廠多半興趣缺缺,唯有由代工iPaq PDA起家的宏達電,卻將之視為唯一核心事業,投入全力,將原本碩大無朋的硬體架構、緩慢遲鈍的作業軟體,一一修正到與既有的GSM手機相匹敵,甚至進而超越現有手機人機介面舒適度的新境界。隨著商務使用者對手機整合其PC裡Office軟體、連結Internet的日增需求,智慧型手機自前年起出貨量大增,宏達電當年對研發的投資跟上了市場潮流,當競爭者想自後追上,卻已發現各種技術都遙遙落後這家台灣小公司。正由於其「無人競爭」的藍海特性,宏達電這三年來平均一年都可賺上一個資本額,今年財報預估的每股盈餘更可上看20元。

藍海雖然燦爛,卻可能蘊藏最深邃的風險

宏達電的故事,有著幾個深淺不一的啟示:其一,藍海雖然往往近在身邊,但要趨近它,卻必須繞道最遠的路,宏達電投注一年5%的營業額,從頭研發手機,而且還必須做整個企業文化改造,就是一例;其次,「藍海」在字義上雖然燦爛可人,但它卻也可能蘊藏著最深邃的風險,否則划小艇者也可登堂入室,也就難以成為「無人競爭的新市場」了,因此宏達電當年的策略抉擇,與其說是高瞻遠矚,不如說是創業家的大膽冒險,決定了公司後來的運命。最後,宏達電的成功,是否又暗示了「手機」將取代PC,成為21世紀全球科技競賽的新舞台?看看手機產業的時尚化,換季速度不下於Prada和Chanel,其答案也許不言可喻了……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將在12月上檔的電影《金剛》,導演彼德.傑克森用全新的科技帶給觀眾全新感受。更重要的是,連行銷手法都顛覆好萊塢傳統,用「Video Blog」形式讓觀眾先睹為快。

一九三三年,當時彼德.傑克森(Peter Jackson)還是個九歲小毛頭,因為看了當時的電影《金剛》(King Kong)而感動落淚,激發他走上導演之路。因此,這次重拍經典名片,不僅對金剛迷,同時對傑克森本人也是意義重大,他希望將《魔戒》所打下來的觀眾基礎成功轉移到《金剛》。

通常電影在上映前三、四個月,會開始架設官方網站,接著在各大電影院或其他通路放映電影預告,最後再依照各國的不同狀況,舉辦宣傳活動以及首映會。但是這些「既定流程」對於傑克森來說,似乎都太過制式化而且起步太晚,傑克森接受《Wired》雜誌專訪時表示:「當我聽到環球電影公司打算在上映前半年才架設網站的時候,我心想,天啊,一定得等到那個時候嗎?」
Video Blog讓影迷參與拍片過程

傑克森突發奇想,自開拍《金剛》前就開始架設獨立網站「Kongisking.net」,發布包括選角等前製消息;去年九月開始拍攝期間,使用「製片日記」(Production Diary)方式和影迷溝通。最有趣的則是「影片日誌」(Video Blog),傑克森每隔一段時間會親自上場錄製小短片,解說《金剛》相關議題。到了後製階段,這些影片內容更有趣了,諸如電影幕後花絮等特效、佈景、戲偶製作流程等都拍成五分鐘短片,還可供下載。

「這讓網友可以最快了解電影進度,而且讓網友清楚我們拍了多久、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多少努力,」傑克森在其中一篇「後製日記」短片中,坐在工作室的長沙發上,回答網友問題時這麼說。為了拍這些幕後記事,傑克森找來兩位專門的攝影師及製片,前後拍了將近三千五百小時的毛片,再進一步剪輯成素材豐富的短片,「我一開始就跟他們說,不要避諱去捕捉我們很累或拍片過程中遇到困難的鏡頭,因為拍電影本來就不簡單。」傑克森認為,如果這些幕後花絮只是用來浮誇以及粉飾,就失去了真實記錄的意義。

Diary DVD搶在電影上映前推出

雖然過去喬治魯卡斯的《星戰三部曲》,也同樣以網路片場日誌的方式,來和廣大的星戰迷預先溝通,只不過得加入會員,幾經認證之後才可一窺究竟。但《金剛》這次不但提供了豐富的影片網誌可供自由下載,甚至未上映前就出了「製片日誌」珍藏版DVD,是好萊塢史上第一次,這些都是傑克森自己的構想,負責發行的環球電影公司也放手讓他嘗試,並未涉入。

「彼德.傑克森是個非常用心而且勇於嘗試不同方法的導演,」環球電影台灣分公司媒體公關林郁儀說,利用影像部落格,預先將拍攝過程以及花絮公開的作法,和導演本身特質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拍攝過《侏儸紀公園》、《世界大戰》,同是好萊塢大導演的史蒂芬史匹柏就喜好不同,他偏好保持神秘感,讓等著進戲院的觀眾有更多想像空間。「另外,電影內容容易引發網友討論的,也比較適合用這樣方式,」林郁儀補充,例如觀眾不陌生的《金剛》、影迷眾多的《星戰》等都符合這種特色。


Blog Marketing找到網友感興趣的題材


由於利用片場影片網誌的方法還可以依照下載、點閱的次數來分析網友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愈來愈多的電影跟著嘗試。

曾拍攝過《X戰警》的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目前正在拍攝明年六月即將重回大銀幕的《超人》(Superman Returns)力作,也開闢了獨立電影網站「BlueTights」,記錄在澳洲拍攝電影的相關過程。在網站中,「Bryan's Journal」這部分是影片網誌,大約每半個月就有新的片場拍攝日誌上架。

而台灣在拍攝期間就有片場日誌的電影目前數量不多,即將在明年初上映由楊祐寧(曾演過《夢遊夏威夷》)主演的國片《國士無雙》,從今年七月開拍前就以部落格全程記錄,連一開始甄選演員都在上面搞定,雖然沒辦法像好萊塢一般還提供豐富檔案,「以片場日誌的型態來看,這是第一部這樣做的國片,」樂多市場行銷林微惠表示。

過去台灣電影運用部落格行銷的例子還有《無米樂》、《生命》等電影,不過都屬於電影上映後,利用部落格所串聯起來的宣傳力量,雖然並非片廠日誌,卻都十分成功,許多小成本電影都成功地利用部落格吸引更多影迷的目光,增加不少宣傳效益。

輔以這次《金剛》以及《超人》的例子,電影在網路行銷的方法上似乎正逐漸發生改變,已經不是只能從官方網站下載桌布、玩玩遊戲、觀看預告、劇情簡介等那些千篇一律的內容了,使用每日更新的片廠記錄、豐富的多媒體檔案,提供網友節奏更快、更有趣,而且更貼近現場的娛樂感受。

千萬記得,永遠不要忘了部落格的精神——「真誠」,只要做到真誠,才能在抓住目光的同時,抓住網友的心。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