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12-17 14:07:00

這幾年來在百貨業中,小型百貨公司例如來來百貨、統領百貨、明德春天、中興百貨都相繼吹熄燈號,為什麼在一個產業中,總是較大的企業獲勝,這在國內的電信、銀行等其它產業的情況也是如此。

(文╱陳富寶)這是由於小型公司通常都欠缺一個產業競爭策略,它們慣於複製或模仿大企業的商業模式與作法,隨著大企業起舞,常常誤用或濫用行銷工具。

策略不是大公司的專利
  但這並非是所有小型公司及後發品牌的共同宿命,試想50嵐、摩斯漢堡、85度C、爭鮮迴轉壽司、Costco量販店等後發品牌為什麼可以異軍突起,甚至後來居上?說穿了就是因為它們都擁有一個優異的競爭策略,才不致在小生意起步與壯大的過程中被大企業消滅。

工具是死的,策略才是活的  
  絕大部份的中小企業主都有一個一廂情願的想法,總誤認為自己的公司規模小,缺人缺錢,凡事都要儘量簡化,做行銷時常常只談工具,從不講策略。這些中小企業主其實都忘了,商業競爭並不像球賽、舉重或拳擊等運動競賽,它是不分級的,就算是新公司或小企業也都必須與大企業一起競爭,沒有消費者或競爭對手會同情你是小公司或新公司。

  做行銷不能只談工具,畢竟它是死的,若要善用行銷工具,則必須要由策略來指導。例如,同樣是舉辦週年慶促銷活動,在其它行業或許有效,但在百貨公司產業,這則是大型百貨公司用來籠絡消費者的促銷策略(continuity of purchase),並不適合欠缺成本優勢的小型百貨公司去跟進,更不符合小公司的成長策略。策略是活的,它必須要能夠發揮出個別企業的競爭優勢,並要避免自曝其短。

小公司更需要策略  
  大企業畢竟兵多、將廣、資金多,就算在市場上大敗一次,對公司恐怕也只是輕傷而已,但同樣的失利狀況若發生在資源拮据的小公司,恐怕就會是一場萬劫不復的災難,因此,小公司更需要講求競爭策略,才能明哲保身。如何成功整合有限的資源,並逐步累積品牌資產以形成綜效,才是所有中小企業主的最大天職。

策略研擬的法則只有一套,不分企業大小  
  大小企業的日常實際作法有時一樣,但有時也會大不相同,完全取決於其所採用的競爭策略,並沒有標準答案。大小企業之間因為可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會不同,所研擬出的策略精緻度與精準度或許會有所差異,但在策略研擬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精神以及所使用的法則應是完全一樣的。

  雖然我們每個人在遭遇問題時,都會有直接尋求公式與標準答案的傾向,但在行銷世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行銷工具是死的,必須透過行銷策略來指導,有如其它日常生活工具必須用對時機才會發揮功效一樣。沒有任何行銷課程可以教你該直接使用什麼行銷工具,行銷課程所能傳授的只是行銷策略研擬的精神、流程與法則,以及行銷工具的使用時機。(陳富寶為掄元品牌顧問公司執行長,本文引用自湯湯水水)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哪些行銷工具,你用完以後發現不適用?你又是用在哪種企業領域?

2. 身處與小企業,你曾模仿過大企業的行銷手法嘛?成功或是失敗?原因可能是什麼?

http://www.brain.com.tw/Famous/FamousContent.aspx?ID=5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a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